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7日 作者:教师教育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2017年12月2日,教师教育学院边仕英院长、陈家才副书记带领学前与初等教育教研室、教育心理教研室一行前往会理民族中学进行基础教育调研。会理民族中学刘映霞校长、王继国副校长,学校教导处王主任、各教研组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上边仕英院长和陈家才副书记首先对会理民族中学在周末也支持我们调研表示了衷心的感谢。说明了我们此行主要调研的两个内容:一是学校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情况,二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
会理民族中学刘校长向我们介绍了该校的基本情况,她谈到,经过10年的努力,学校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声誉,毕业生中有考上清华大学、华西口腔专业的学生,学校规模和质量都在逐年提升。
国家教育部前不久公布了新高考方案,2020年高考志愿填报将由原来的“学校+专业”改为“专业(类)+学校”的形式,实行专业优先的志愿填报方式。在这样的变革下,学生如何选择学科、如何选择专业,就变得尤为重要。政策指挥棒也倒逼学校开始考虑在高中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此,我国很多大城市的中学为让学生提前做好未来职业规划,考上理想专业和学校,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刘校长和王校长都表示很有必要给学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他们也感觉到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多的学生对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怎么做感到迷茫,若学生能在高中阶段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刻意的培养从事该职业所需要的品质与能力,同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而职业目标的初级阶段是专业目标,若通过系统的职业规划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同时了解各专业的内涵,那么在报考大学的时候,就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理想的专业,从而在将来能够从事自己喜欢并且合适的职业。这将是一件对我们高中生有实际教育和帮助意义的事情,同时也能提高录取率。两位校长表示,他们学校暂时没有开设这门课程,也没有相应的师资,很多工作是班主任通过和学生谈心、开班会等形式来开展。伴随四川省要求2018年开始实行走班制,他们也希望教师教育学院能够在学生志愿填报、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开设上给予帮助和指导。
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国家、社会、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刘校长谈到,他们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但缺乏专业的咨询老师,多数工作都是由班主任来做,通过班会、年级会、个别谈话等缓解学生压力。边院长介绍了我们学院心理师资情况以及和凉山州教育局开展合作项目情况,我院将利用师资优势为凉山州的中小学开展心理教师师资培训、为学生开展心理讲座和咨询等工作。前期已经做出了方案,并修订了好几次,合作项目一旦开始,我们学院一定会帮助凉山州更多的中小学更好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会谈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双方领导均表示今后进一步加强联系,展开一如既往的合作。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