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要求 2.0:毕业要求落实评价。本专业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围绕培养四川市县 城乡小学教师,制订了覆盖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毕业要求的 4 个维度、8 个标准、21 个毕 业要求指标点,并通过多种渠道公开。毕业要求能够支撑培养目标,并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分 解落实,能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
[毕业要求 1] :【师德规范】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 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小学“ 四有 ”好老师。
1.1【思政素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在思想上、政 治上、理论上和情感上强烈认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2【立德树人】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立志成为“有理 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的小学教师。
1.3【职业道德】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涵与要求,遵守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熟 悉基础教育有关政策,具有依法执教意识,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毕业要求 2] :【教育情怀】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能够认同小学教师工 作的价值和意义、专业性,愿意扎根基层从事小学教师职业;具有积极情感、端正的态度、 正确的价值观,较好的人文科学底蕴和科学精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乐于为学生成长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做学生锤炼品格、 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1【职业信念】具有家国情怀,乐于从教,热爱教育事业,领会小学教育对学生发展 的价值和意义,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对小学教师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有积极的认识和评价,理 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对教师职业保持浓厚的兴趣,具有坚定的 教育信念、职业理想和奉献精神。
2.2【关爱学生】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学生人格和学习发展,富有爱心、 责任心、耐心和细心,能关注学生成长与个体差异,保护学生安全,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平 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3【教师修养】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审美能力,人格健全,身心健康, 为人师表,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能自我控制、积极应变,较合理地处理问题。
[毕业要求 3]:【学科素养】具有人文、科学、艺术、信息等素养;熟练掌握 2 门主 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基本掌握 3 门兼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技能; 了解除主-兼教学科外其他学科基本知识。对学 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学科整合在小学教育 中的价值,了解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儿童生活的联系。
3.1【教育知识】掌握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教育科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 能,熟悉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3.2【学科知识】具有扎实的小学主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理解学 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 ;了解学习科学相关的知识。
3.3【知识整合】 了解兼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技能,了解学科知识与社会实 践、小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了解学科整合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具有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和 基本的跨学科整合的素养。
[毕业要求 4]:【教学能力】能够依据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 特点、信息技术等基本知识,进行小学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 备教学基本技能,能够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
4.1【教学设计】 了解小学学科的认知特点,熟悉小学生建构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 能够以学习者为中心、分析课程标准、教材,根据课程目标科学设计学案。
4.2【教学实施与评价】具备三字一画、普通话与相关学科实验操作的教学基本功,熟 悉现代教育技术和应用方法,系统掌握导入、讲解、提问、演示、板书、结束等课堂教学基 本技能操作要领,具有初步的跨学科教学能力。能够独立有效地完成上课、批改作业、课外 辅导等教学环节,具备学生学业测量与评价能力。
4.3【教学研究】 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重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了解课堂观 察、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研究方法,能够初步运用这些方法研究小学教育教学问题,撰写 研究论文,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毕业要求 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认识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并 掌握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以及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在小学教育实践过 程中,参与组织与指导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获得小学德育和班级管理的积极体 验。
5.1【班队教育】 了解并掌握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熟悉班级及少先队的组织与建设工 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认识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设计并参与开展增强小学生的国家意识 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德育活动,形成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5.2【班级管理】能够在教育实践工作中,获得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体验,熟悉小学生 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掌握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方法,能参与组织与指导小学德 育与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了解校园安全、应急管理相关规定,掌握突发事件基本处理方法, 有班级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要求 6]:【综合育人】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的基本知识,能在综 合育人实践中较好的加以运用;能够理解学科育人价值和意义,根据学科教学的内容和特点, 设计和组织相关教学活动,将德育渗透到小学学科教学之中;在参与组织校园文化和各种类 型的教育活动中,能有意识地突出其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6.1【育人理念】熟悉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掌握综合育人路径和方法,能 设计并参与开展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品质和习惯的育人活动,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
6.2【学科育人】熟悉小学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中的育人元素,掌握课程育人 基本方法,能设计并组织开展增强小学生家国情怀的课程育人活动,基本掌握学科融入思想 政治教育的方法。
6.3【活动育人】熟悉少先队工作基本内容,掌握一定的小学校园文化活动组织方法, 能设计并参与开展主题明确和内容丰富的少先队以及社团活动。
[毕业要求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了解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明确专业发展方向;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关注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和实际需求, 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认识教育反思的价值与意义,初步掌握教育反思的 基本方 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在小学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够运用批判性 思维方法分析和 解决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形成基本的教育反思能力。
7.1【专业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发展路径,积极关注 并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根据时代和基础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 划。
7.2【自主反思】初步掌握教育反思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在小学教 育实践过程中,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养成初步的反思习惯。
[毕业要求 8]:【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的意识,具备沟通 合作的能力,积极组织或参与团队互助、合作学习从而具有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体验。在小学 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获得与小学教师、家长和社区等沟通的积极体验,形成较好的沟通合作 能力。
8.1【合作意识】在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中理解与体验学习共同体的价值,积极组织或 参与小组互助与合作学习,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8.2【沟通能力】在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获得与小学教师、家长和社区等沟通的积 极体验,形成较好的沟通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