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 公共管理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培养 > 师资队伍

硕士宁雷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8日     作者: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一、基本信息

宁雷,男,四川南充人,1997年2月生,工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大数据与城市规划等相关研究。近年来主持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和地厅级项目7项,参与编制市、县、乡镇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共计5项,在干旱区地理、现代城市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学报、Scientific reports、Land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Email:ningleiplanning@163.com

二、学生培养

欢迎对城乡规划、地理学、经济学、乡村振兴、大数据感兴趣的同学联系我,同我交流学习!

基本要求:大二及以上年级同学,勤奋、踏实、认真、细心,具有敏感的社会洞察力、较强的探索创新能力,喜欢观察、反思、类比,能随时保持和老师沟通,能够2—3周向老师汇报一次,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学术论文发表。

三、学术论著

[1]宁雷,孟悦,刘曦. 区域城镇空间协调发展研究:以黄河流域甘肃段为例[M].中国纺织出版社.(A类出版社

[2]宁雷,连华,牛月,等.城镇发展的收缩状态识别、分类及因素探讨——以黄河流域甘肃段为例[J].干旱区地理,2023,46(03):492-504.CSCD北大核心

[3]Lei Ning, Yue Meng, Shuangqing Sheng.The interplay and synerg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urban resilience across the three principal metropolitan region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J]Scientific Report.(SCI二区,JCR1区)

[4]宁雷,连华,柳祯.基于街景数据的街道空间品质评价思路优化及实证研究——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22,41(02):25-36.(SCD,本科学报)

[5]宁雷,连华,盛双庆.城际间城市竞争优势与产业集聚程度的协调性探讨——以黄河流域甘肃段为例[J].城市学刊,2023,44(04):25-34.(本科学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刊

[6]宁雷,连华,盛双庆,等.黄河流域甘肃段城镇经济空间结构特征演变及动因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38(01):28-39.(本科学报)

[7]宁雷,牛月,孟悦,薛乾明.协调视角下县级主体功能细化路径研究及实证探讨——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北大核心

[8]宁雷,连华.基于CiteSpace的“三生空间”与“三区三线”研究综述[J].科技和产业,2022,22(05):71-77..

[9]宁雷,盛双庆,李亚婷. 城市社区治理现状及其现代化治理路径探索[J]. 发展地理学前沿,2023,2(3):31-37.

[10]Shuangqing Sheng, Wei Song, Hua Lian and Lei Ning. Review of Urban Land Management Based on Bibliometrics[J]land.SSCIJCRQ2,IF:3.905

[11]Shuangqing Sheng; Huanli Pan; Lei Ning; Zhongqian Zhang; Qiuli Xue. An Examinat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and Leisure Districts in China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J]buildings.SCIJCRQ2, IF:3.1

[12]薛乾明,宁雷.聚落“双修”视域下传统村落的活态性类型划分及保护路径探索——以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古城村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CSSCI

[13]牛月,甄峰,宁雷,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思路研究[J].人民黄河,2024,46(04):8-14.(北大核心

[14]薛乾明,黄跃昊,邓清文,宁雷.传统村落的活态评价与适应性保护发展研究——以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3个典型传统村落为例[J].南方建筑,2024,(04):54-63. (CSCD扩展版,北大核心)

[15]薛乾明,黄跃昊,邓清文,宁雷.“文荫武备”理念下陇中黄土高原传统村落的活化及治理研究——以榆中县黄家庄村为例[J].地理研究,2024,43(06):1591-1610.(CSSCI,CSCD,北大核心)

[16]彭海涛,连华,宁雷.基于百度指数的武汉都市圈城市网络特征研究[J].科技和产业,2024,24(16):84-92.

[17]连华,宁雷,张铭驿.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策略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甘肃科技纵横,2022,51(09):57-62.

[18]盛双庆,连华,宁雷.基于POI数据的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研究[J].重庆建筑,2023,22(04):21-24.

[19]于子涵,连华,宁雷,等.天津市三岔河口区域空间优化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09):22-24.

[20]盛双庆,宁雷*,林静. 存量规划视角下旧区改造策略初探———以青海省西宁市铁路为民小区为例[J]. 中国经济研究,2023,1(3):51-59.

四、课题项目

[1]宁雷,主持,2023年宁波第十批市哲社规划课题,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凉山州分类引导县域发展研究(No.G2023-10-2);

[2]宁雷,主持,西昌市社科联规划项目,西昌市城市韧性与土地利用效率耦合协调性研究(一般项目);

[3]宁雷,主研,西昌学院“两高人才”科研支持计划项目,旅游业助推凉山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No. LGLS202207);

[4]宁雷,主研,排名第二.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基于共生理论的甘肃沿黄城镇群空间形态演化及协同规划研究(No.2021A-047);

[5]宁雷,主研,排名第三.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甘肃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模式研究(No.19YB115)。

五、规划项目

[1]参与,凉山州新型城镇化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

[2]参与,平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3]参与,庆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4]参与,崆峒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5]参与,崆峒区草峰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6]参与,崆峒区香莲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北工业园区西昌学院(北)

联系电话:0834-2580190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邮箱:lyycxgh@xc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