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 公共管理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生活 > 院系新闻

校地协同聚智赋能 越西农文旅融合启新篇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1日     作者: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校地协同聚智赋能 越西农文旅融合启新篇

—— 西昌学院与越西县共探县域高质量发展路径

为深入贯彻四川省委第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和凉山州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就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意义和决定,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2025 年7月28日下午,越西县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座谈会在越西县委八楼会议室顺利召开。西昌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姚小波率领专家团队应邀出席,与越西县委、县政府及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合作、共谋发展,并同步开展实地调研,为越西农文旅融合注入高校智慧与专业力量。会议由县委书记何建梅主持。

                                                                                                  

作为凉山州重要的农业大县与文化富集区,越西县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生态景观,农文旅融合发展潜力巨大。此次座谈会上,由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负责人汇报全县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工作的推进情况,重点提出了在产业融合中面临的规划布局、产品创新、品牌打造等现实需求。

西昌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在城乡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文旅资源开发等领域深耕多年,既拥有扎实的学术积淀,也积累了众多服务地方发展的实践经验。会上,姚小波结合团队研究成果,围绕越西县农文旅融合的核心痛点提出建议:“应立足越西‘农业根基 + 文化灵魂 + 生态底色’的独特优势,突破认识,提出“一张图、一盘棋、一条线”的融合路径。汪腾院长从校地合作,产教融合的角度出发,构建“资源整合-场景再造-价值共创”的融合路径,让越西的文昌文化、农耕文化、非遗文化等文化根植性元素与旅游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团队专家还就县域文旅品牌定位、乡村旅游线路设计、农特产品文旅转化等具体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性的专业方案。

座谈会后,姚小波一行深入越西县乡村振兴示范村、特色农业园区及彝族刺绣非遗点位开展实地调研,通过走访农户、考察产业基地、对话基层干部,全面掌握当地农文旅资源分布与发展实际。调研中,校地双方就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达成共识:西昌学院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为越西县提供规划编制、人才培训、项目策划等智力支持;越西县则为学院提供实践基地,助力科研成果转化与教学实践创新,形成 “校地协同、双向赋能” 的良性互动格局。

此次校地对接既是西昌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越西县借助高校智慧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双方表示,将以此次座谈会为起点,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越西县农文旅资源从 “分散开发” 向 “系统融合” 跨越,从 “资源优势” 向 “经济优势” 转化,为乡村振兴战略在民族地区的落地见效贡献协同力量。

旅规学院实验中心主任王堂尧、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刘轶参加了座谈会及实地调研。

                                  图/文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教师  刘轶

一审一校  王堂尧

二审二校  汪腾

三审三校  姚小波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北工业园区西昌学院(北)

联系电话:0834-2580190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邮箱:lyycxgh@xc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