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工作动态

扶贫在路上——叶文伟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05日     作者:农业科学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2017年7月10日,我们首先在学校对“一村一幼”志愿者进行了访谈,随后前往布拖先、昭觉和美姑三个县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不是富豪,但是我却可以为他们做一点点改变”  。是阿,我们都不是富豪,但是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教育,是文化,是一个可以让他们永远摆脱贫困的称心石。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能够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们带去一些精神上的粮食,何乐而不为呢!“一村一幼”,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一村一幼志愿者到最需要教育的偏远地方去,虽然刚开始很不适应,但是当看到一个个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神的时候,他们感动了。于是毅然决然的将这份默默无闻的艰苦工作进行到底,用他们的绵薄之力为孩子们带去先进的思想、知识以及通过学习改变现状的决心。一个小小的感动足够影响一个孩童天真烂漫的心灵。

  正如阿力书记所说:“现在布拖县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教育人才流失严重”。很多政策没有落到实处,各个部门存在分化问题,没有做到很好的统筹兼顾。扶贫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是所有人的事。教育的目的是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只有从心底里想要脱贫,那么才会有脱贫的动力,才不会等着别人来扶贫。阿力书记这样说到:“任何依据都是以事实数据为准的,只有拥有最新数据,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和措施,所以接下来我将会组织人去切实了解实际情况,用数据说话。”俗话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切实为贫困户考虑的阿力书记,做着切实为人服务的实干举措,只有真正为贫困户着想,希望他们脱贫的人才会花大心思,大力气去做切实有效的事。

  贫困是多方面的,做好对口帮扶工作、从产业出发,提高公共服务力度、加上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移风易俗让他们的生活习惯向健康的方向改变。江油市对口帮扶布拖县有26个单位定点帮扶26个极度贫困村,但是现在脱贫攻坚仍存在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返贫机率高等特点。江油市驻布拖县扶贫前线指挥部王副总指挥长为我们讲解了他们的扶贫工作,我们也看到了他们的扶贫工作力度的大、面广、投入之多,可见他们对扶贫工作的的高度重视,希望将扶贫工作做好,增强做彻底的决心和动力。

  一个个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走向了基层,为贫困户做一些实事,这次调研去到贫困户家里,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想办法为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能够逐渐走出贫困。

  当我们和村长一起来到贫困户家里调查时,他们将煮好的土豆拿出来给我们吃,为什么是土豆,他们家里最好的食物可能就是土豆了,他们将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分享,可见他们对村长、驻村第一书记以及我们的欢迎,只有真正为贫困户做了事的人才会受到他们的尊敬,才会值得他们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和我们分享,他们渴望脱贫,渴望有人来帮助他们,渴望吃得更好,住的更好,穿得更好。一个小小的土豆,满满的都是扶贫书记、村长等一系列扶贫相关人员的付出,使得他们由原来的土豆只够自己吃到现在还可以拿出来给别人吃,这就是扶贫工作的成效。当我们走进他们家里面的时候,到处都是苍蝇,真的震惊了我们,随处可见的是大大小小的苍蝇随处乱飞,没有好的居住环境,没有好的医疗卫生条件,使得当地即使有改变的心里,但是却由于环境的制约而没有办法。家里面的人穿的衣服都比较破烂并且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洗了,不知道是没有足够的水?还是观念没有改变过来?还是不够勤快?这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事!

  我们调研得到那么多的扶贫措施,还是我们自己深入贫困户家里面看到的实际情况,我在思考,为什么扶贫措施那么多,也部署的那么详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地方没有脱贫,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在我看来,还是阿力书记那句话,很多工作推动困难,需要把工作细化到每一户、每一个人。但是却有那么多的扶贫工作人员战斗在前线,在坚持,相信我们打赢扶贫攻坚这场仗指日可待。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北工业园区西昌学院北校区

联系电话:0834-2580028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邮箱:nykx@xc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