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工作动态

携手“三下乡 ”·抓教育促扶贫 ——罗艺芳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05日     作者:农业科学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凉山彝族自治州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一步步发展着,实现了“一步跨千年”,从奴隶社会到现在的经济稳定发展,贫困户逐渐减少,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思想观念的约束下,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变的现状,其中,教育这一方面最令人挂心。

  支教老师,他们,是辛勤的园丁,浇灌着祖国的花朵;他们,是舍己为人的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他们,是灵魂的工程师,为打造出祖国的栋梁,奉献出自己宝贵的青春。是他们,让一句话也不愿意说的彝族小朋友主动请老师为他补课;是他们,让山区的小朋友看到外面的世界、渴望不一样的世界;是他们,让彝族小朋友从内心深处发出我要读书的呼声。他们为家乡服务,为扶贫工作出力,也正是有不怕辛苦、不怕劳累的支教老师存在,才让山区的孩子们看到希望,也让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教育扶贫工作看到了曙光。

  俗话说:读书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在江油市驻布拖扶贫工作人员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针对教育,江油市扶贫协作布拖县前线指挥部推出了初中、高中的布拖江油班和江油布拖班,资助成绩优异的同学,激发彝族同学的学习热情。可是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家庭都有三个及以上的孩子,家庭负担过重,而父母的收入本身就不高,并且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负债累累,想要让每个孩子都吃饱穿暖还有一定困难,所以孩子的教育以及生活存在很大的问题。虽然学费有政府的补贴,但由于学校离家太远,孩子们只能选择住校,对这些家庭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不少适龄孩子还是辍学回家打工,生活质量也低于很多同龄的孩子。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扶贫道路还十分艰巨,感谢扶贫第一线的工作者们不辞辛苦的付出,我们也要不断充实自己,争取为教育工作注入新的血液,出一份微薄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北工业园区西昌学院北校区

联系电话:0834-2580028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邮箱:nykx@xc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