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学院先后开展“一村一幼”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双语师资培训等教师培训,培训采取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操作为主,采取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参观考察、实践操作、交流讨论和跟岗实习等多种教学组织方式。 一、四川省“一村一幼”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 四川省2019年深度贫困县“一村一幼”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西昌学院承担了西昌市、布拖县共662名“一村一幼”辅导员的培训任务:其中西昌市251名,8月3日-8月22日理论学习,11月4日-11月18日分两期跟岗学习;布拖县第一期142名,6月20日- 7月19日理论学习,6月24日-6月28日跟岗学习;布拖县第二期135名, 7月27日- 8月15日理论学习,9月18日-9月27日跟岗学习;布拖县第三期134名,8月19日- 9月7日理论学习,9月8日-9月17日跟岗学习。 四川省2019年深度贫困县“一村一幼”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第二期) 四川省西昌市“一村一幼”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 培训主要内容: 1、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 2、幼儿教师专业知识 ; 学习普通话基础 学习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3、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及跟岗。 实施成效: 1.普通话水平提升显著 普通话是本次培训的重点之一。为掌握参训学员普通话训前、训后水平,分别在开班时、结业前进行了两次普通话测试。西昌班初测共247人参加,测试结果显示,普通话等级“二甲”9人,“二乙”128人,“三甲”91人,“三乙”及以下19人;复测共250人参加,测试结果显示,普通话等级“二甲”87人,“二乙”117人,“三甲” 41人,“三乙”及以下5人。布拖班初测共354人参加,测试结果显示,普通话等级“二甲”2人,“二乙”49人,“三甲”165人,“三乙”及以下118人;复测共371人参加,测试结果显示,普通话等级“二甲”21人,“二乙”68人,“三甲”216人,“三乙”及以下50人。两次测试成绩对比,通过培训学员普通话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2.保教技能水平提高明显 参加本年度培训的学员,绝大多数是90后,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专业构成情况来看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类其他专业(如初等教育、小学教育等)、语言类专业(如彝汉双语、汉语言文学等),占比接近60%。从上述学历层次和专业构成情况来看,很多学员不仅没有相关保教的专业背景,甚至连照看小孩的生活经验都还没有,因此,保教技能水平整体偏低是本期学员的实际情况。 为此,我们每期都安排了10个左右与保教技能相关的专题教学活动,涉及幼儿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采用讲座+实训+实践的教学方式,深入浅出、贴近实际,学员们有兴趣、学得会、用得上、可提升、能拓展。还专门作了《本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专题讲座。保教技能考试成绩让我们看到参训学员的保教技能水平提高十分明显。 另外,在班主任和班委的组织下,学员在短短一个月内开展了多次班级主题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员的保教实践能力进一步得到升华。 通过培训,大多数学员取得了四川省“一村一幼”辅导员培训合格证书,西昌班24人获得优秀学员表彰,布拖班86人获得优秀学员表彰。 二、凉山州“本土人才培养工程”双语师资培训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决策部署,破解三州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引不进、留不住、质不高”的难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通过智力扶贫助推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发展。2019年11月西昌学院承担了安宁河5县1市为期一个月的双语教师培训,其中西昌18人、冕宁各21人;德昌、会动、会理、宁南各15人。 培训主要内容: 1、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 教师心理学知识、教师师德修养、教育政策法规、教师心理健康 2、教师专业能力与知识 班队管理、普通话、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说课微课、教师礼仪 3、彝语言文化 实施成效: 1、强化了教师的师德师风,提升了教师职业精神; 2、提高了教师能力,提升了教师教学技能和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培训,98名学员取得了凉山州“本土人才培养工程”双语师资培训合格证书,20人获得优秀学员表彰、4人获得优秀学员干部表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