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院要闻

《凉山日报》系列报道(五)西昌学院:聚力人才培养 服务脱贫攻坚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3日     作者:系统管理员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西昌学院:聚力人才培养 服务脱贫攻坚   

    近年来,西昌学院从办学指导思想、学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到教育教学组织实施,均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归,立足凉山深度贫困地区实际,致力于为脱贫攻坚一线培养和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性人才,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致力应用型人才培养

  不断拓宽学生就业创业渠道

  凉山11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高,贫困问题突出,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大。教育落后和人才匮乏更是严重制约了凉山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西昌学院逐步确立了创建全国民族地区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和立足凉山、面向四川、辐射西南,着力培养应用性、地方性、民族性人才的特色定位。

  学校现有69个本科专业,涵盖农学、工学、理学、文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等9个学科门类、43个二级学科,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吻合度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了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与区域产业有效对接的学科专业体系,实现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民族地区、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把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针对凉山地区师资严重缺乏、种养殖技术落后、禁毒防艾形势严峻等现状,组织引导大学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

  自2015年起,学校积极参与凉山州“一村一幼”支教工作。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奔赴偏远彝区开展“一村一幼”支教活动,服务彝区8县140余个幼教点;组织学生到美姑、布拖、昭觉、普格等县中小学顶岗实习和见习;组织学生到彝区小学开展“姚基金”篮球支教活动;今年又为布拖县、美姑县、普格县选派支教教师174名,大大缓解了当地师资短缺的燃眉之急。

  在彝区持续深入开展禁毒防艾宣传志愿活动。每年有超过2000人次志愿者深入凉山州17个县市开展宣传教育,通过知识讲座、入户宣传、影片专场、人物访谈、文艺演出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推进禁毒防艾宣传教育。

  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捐款捐物献爱心。今年共募得“以购代捐”资金51600.00元,捐赠资金79265.46元,书籍、文具和衣物一批。在全校营造了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探索实施“指导教师+项目+学生”科技服务模式,将学生吸纳入教师科研团队,形成和培养技术应用推广的知识和能力,把听得懂、用得上的技术传授给农户。

  2015年以来,1100余名专业学生深入贫困地区参与“普格县马铃薯产业链技术研究示范”“彝药对动物抗炎保肝作用的试验研究”“极早熟红皮洋葱新品种的激光诱变选育”等课题研究和推广活动,将所学专业知识、课外科研与贫困地区生产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既深化理论知识,提高技术运用能力,又促进了贫困户增收致富。

  科研上重点围绕攀西特色农作物、特色畜牧品种等项目研究和以民族文化资源和边远地区管理为主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凉山特色农产品马铃薯、苦荞、洋葱等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选育作物新品种23个,获国家专利170项,推广转化科技成果68项,取得社会经济效益15.8亿元。

  将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融入学生教育服务。成立“彝族文化研究中心”“民族团结发展研究中心”,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开展精准扶贫慰问演出活动和“‘非遗’进高校”系列活动;举办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班;共建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基地,培养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组织编写《彝区健康文明知识读本》《彝语文通用读本》《彝族传统文化读本》,制作彝汉双语教育宣传影视片,以彝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群众进行培训和宣传。

  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

  助推全面小康建设

  以农民夜校为平台,讲授精准脱贫措施方法,培养脱贫攻坚明白人和带头人;通过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培养和增强干部群众的发展意愿,提振“精气神”;通过传授种养殖技术,提高村民脱贫致富的技能和本领;通过法律法规学习、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禁毒“防艾”教育、计划生育教育等培育健康文明新风。

  加强各级各类人才培训,为脱贫攻坚提供持续智力支持。近年来,先后完成了“基层林业技术人才培训”“一类模式中小学彝语文教师培训”“中小学一类模式理科教师培训”“寄宿制乡镇中心校会计培训”“彝汉双语检察官能力培训”“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训基地凉山彝语培训班”“四川省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彝语文应用能力特色培训”等培训。今年又为凉山州培训了“一村一幼”辅导员420人。

  为帮扶乡学校修建蓄水池、太阳能设施和蔬菜大棚,解决饮水难、洗澡难和蔬菜短缺等问题;每年到帮扶乡村学校表彰奖励优秀学生、优秀教师,慰问资助贫困学生;为学校修建文化墙;指导学校排演文艺节目。2017年捐资50万元为美姑县阿卓瓦乌村修建幼儿园。

  同时,在校内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各类奖助勤贷项目困难学生全覆盖。近三年累计发放奖学金6230.4万元,民族学生资助面达95%以上。

  凉山脱贫奔康是西昌学院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未来,将根据凉山脱贫攻坚形势发展变化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扩大办学规模,增加地方紧缺人才供给,加强科技研发与服务能力建设,举全校之力为凉山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一线培养和输送更多更好的各级各类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智力服务。

  文/图 孙德刚 马林新

请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content_33504.htm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蜀 ICP 备05008540号 川公网安备 51340102000022号 版权所有(c)西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