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3日,“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少数民族文学”学术研讨会在西昌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西昌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国家民委中国民族语文应用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文学研究院联合主办,西昌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西昌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宁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湖北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吉首大学、临沂大学、青海职业技术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昆明学院、吕梁学院、郑州工商学院等单位的1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
西昌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曲木伍各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国家民委中国民族语文应用研究院院长曲木铁西教授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会议开幕式由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书记杨春晨主持。
曲木伍各教授代表西昌学院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西昌学院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成果。他指出,研究少数民族文学不仅有助于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内涵,也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学校将借此研讨会推进三个方面的工作:利用省部委共建平台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提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依托民族地区的区位优势促进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再创新佳绩。
曲木铁西教授表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各少数民族文学犹如璀璨的明珠,在中华文化的浩瀚星空中熠熠生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少数民族文学工作者应深入挖掘优秀文化资源,创作更多具有思想深度和民族特色的作品。同时,应加强不同民族文学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共同发展。此外,还需研究民族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和教育中的应用,以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
此次学术研讨会以主题发言和专题讨论两种形式展开。主题发言由西昌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沙马打各教授主持,西南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文学研究院院长罗庆春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李长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尔研究中心主任丹珍草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李春霞教授、暨南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负责人邱婧教授、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王菊教授、青海师范大学孔占芳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国家民委中国民族语文应用研究院院长曲木铁西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发言。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院长阿牛木支教授对主题发言作评议,他表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命题之下,八位专家针对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向我们展示了最新的学术成果,有助于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也必将对如何构建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如何丰富少数民族诗学的内涵等富有启发意义。
专题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民族文学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等展开热烈讨论。在专题讨论中,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深入探讨了如何将民族文学融入现代教育,以及如何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持民族文学的独特性和丰富性等,开拓了学术新视野,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学术交流与对话。
分会场一:民族文学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分会场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分会场三:少数民族作家文学
闭幕式由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何文海副教授主持,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李长中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刘建波副教授、暨南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负责人邱婧教授分别代表民族文学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组、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组,简要汇报各专题组的交流发言成果。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文学研究院院长罗庆春教授作本次研讨会学术总结,他指出,中国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字的文学关系到中国人文书写历史的现代创新发展,这是一个悠久的历史过程,必须有大国意识、大国风范、大国智慧、大国使命的自觉担当与开创性精神的确立与张扬。预祝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继续为国家深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 彝研中心 罗边伍各 吕静
图/党委宣传部 黄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