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第一届四川省大学生“天府森林四库”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在西昌学院安宁校区开幕。大赛以“森林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建设为核心,通过“跨学科协作+真实场景命题”模式,深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育人理念,培养生态保护、产业设计、数字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本次大赛由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大学生“天府森林四库”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主办,西昌学院承办,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凉山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协办。经过10月上旬线上初赛选拔,全省68个优秀项目晋级决赛,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企业命题三个组别展开角逐,评审专家团由生态保护、数字技术、产业经济等领域权威学者组成,确保公平公正。
开幕式:凝聚产业融合共识

西昌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袁颖致欢迎词
西昌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袁颖在欢迎词中指出,大赛既是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懂生态、会技术、能创新”人才的实践平台。学校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协同化”办学理念,紧密对接凉山州“森林四库”建设8个产业发展专项,全力以赴,助力凉山“蓄水于山”“摇钱于树”“藏粮于林”“固碳于木”目标的实现。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总工程师张革成讲话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总工程师张革成强调,“天府森林四库”建设需要青年一代的智慧与担当。他表示,大赛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林业实践结合,探索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创新路径。希望同学们以科技赋能生态,以创意激活产业,为四川建设生态强省贡献青春力量。
开幕式由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严光文主持,专家组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余凌帆现场宣布决赛规则,比赛将通过项目书评审、8分钟路演陈述及2分钟现场答辩综合评分。
决赛现场:科技与创意点亮绿色未来
比赛中,各团队通过PPT展示、实物模型等形式,呈现了一批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创新成果。成都师范学院团队项目“椿香四季-让平价香椿四季都能端上我们的餐桌”,开辟错季销售市场,丰富民众饮食选择,为种植户带来新商机与经济效益;西昌学院本地团队依托凉山特色,研发“山羊“林”航——“林+草+畜”林下山羊生态轮牧养殖领航者”,积极探寻并践行生态保护与产业增收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双赢之道。此外,“圆褐固氮菌介导的土壤养分-微生物-代谢物互作提升三月竹笋产量的机制”“三线遗产的荒野重生-川林五处遗址在天府森林四库中的生态文化价值实现路径研究”“林下相“芋” —— 森林四库下的魔芋产业蝶变之路”等项目,展现了大学生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创新中的跨界思考。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闭幕式:从“赛场”到“市场”的创新接力
经过一天角逐,大赛圆满落幕。闭幕式上,余凌帆宣布竞赛结果,嘉宾为获奖团队、优秀指导教师及优秀组织单位颁发荣誉证书。袁颖在闭幕词中寄语师生:“希望同学们将创新热情、协作精神、实践能力融入未来发展,也期待各单位持续关注优秀项目,推动创意从‘赛场’走向‘市场’,为四川林草事业与绿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嘉宾颁发优秀组织奖

嘉宾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

嘉宾颁发团队奖
此次大赛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生动实践,通过赛事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需求深度衔接。未来,大赛将持续聚焦林业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兼具生态情怀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贡献青春动能。

合影留念
文:周晓利
图:党委宣传部 记者团 刘栩妍 曾文婷
一审一校:周晓利
二审二校:胡建平
三审三校:严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