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是凉山州优势农业产业。我校长期与四川省烟草公司、四川中烟公司、广东中烟公司深度合作,为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地位,为凉山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5月21日,广东中烟、凉山州烟草公司、西昌学院、普格县科教局相关人员在普格就创新产业发展、促进烟农增收相关事宜开展调研。调研后,共同筹划如何通过烤烟前后茬口作物高值化利用增加烟农收入,提高烟农种烟积极性,为稳烟区、稳烟农、稳烟田作出积极贡献。

调研西昌学院与凉山州烟草公司合作研究“烟-荞”创新生产模式

调研安排“烟-姜”套作生产模式
为探索提高烟农收入的有效途径,拟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开展高山烟区生态小黄姜套作烤烟探索。结合烤烟揭膜上厢,趁地温较高在烟株中间套种小黄姜苗,待烟叶采收结束后一个月左右采收生姜,测定小黄姜产量产值。二是开展苦荞麦全株苗利用技术创新,探索烤烟+苦荞麦(收获营养体)轮作模式,在烤烟上部叶采收结束后或春节后,在烟田内种植高山苦荞,待苦荞苗生长40-50天,采收苦荞全株,用烤房烘干后磨粉,以苦荞膳食纤维粉销售,苦荞独有的高含量芦丁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备受消费者青睐。试验示范结果如可行,将由广东中烟负责粤川资源对接、联系提供订单,县科教局和县烟草分公司组织烟农照单生产,西昌学院、凉山烟草技术中心为烟农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烟农前后茬口作物稳步增收。
科技处处长郑传刚、广东中烟原料中心、普格县科教局、州烟草公司技术中心相关人员参与调研。
文/图 凉山州烟草公司 朱先洲 科技处 耿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