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3日 作者:新闻网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学校党委组织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激励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党建引领方向,实现组织建设、组织活动与育人育才相结合,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奋力书写“三全育人”新篇章。
一、党建引领方向,优化育人环境
一是切实落实党建工作“一岗双责”。制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健全议事决策机制,促进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人才培养来优化和升级,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彰显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进一步明确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培养方案、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教风学风建设等重要事项,确保育人正确政治方向。
二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制定《西昌学院基层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办法(试行)》等制度,把育人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考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等重要内容,强化结果运用,进一步压紧压实组织育人的政治责任。
二、夯实组织建设,建强育人阵地
一是党委常委会、“党建月会”专题学习、研讨《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细化实化学校基层党建工作举措。党委组织部牵头进一步规范校内基层组织设置,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建强三支队伍,配备专职组织员25名,进一步促进基层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出台《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标准》等制度,督促二级党委规范落实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建立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师生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办法等11项制度。以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学生党支部“活力创新”为载体,持续提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推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师生思想政治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等重点任务,培育创建全省高校样板支部、“双带头人”教师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项目4个,立项建设校内党建工作品牌、优秀“支部工作法”16个,彰显组织育人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向协同育人延伸。针对师生思想活跃、价值多元的特点,持续优化党组织设置,探索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确保育人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就延伸和覆盖到哪里。
三、发挥组织功能,聚焦合力育人
一是打造高素质党员队伍,发挥党员在育人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集中教育培训、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组织党员师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部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提升能力303人次,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增强育人意识、优化育人方法、提高育人水平。对新进教师党员档案审核、补充完善115人次,组织开展“我为泸山植棵树”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师生党员立足实际为身边同学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496名师生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被四川教育发布、先锋凉山报道。
二是依托党建引领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团学工作等各方面业务发展,使党建工作有支点、有实招、有活力。自2019年以来,学校先后选派5批次、729名支教志愿者和彝汉双语教师到凉山州昭觉县、美姑县40余所中小学进行顶岗实习支教,做到中小学课程全覆盖,有效缓解两县乡村教师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质量不高等情况。组织西昌学院青春红丝带志愿团深入凉山州11个脱贫县乡镇、村寨和家庭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和艾滋病关爱系列行动。
三是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发挥干部在育人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印发《西昌学院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把“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等列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条件。20名教师入选凉山州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学校各级领导认真落实联系学生党支部、为学生讲党课等制度,定期深入课堂、寝室,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四是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发挥各类人才在育人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努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凝聚到党的事业中来,持续壮大组织育人力量。2020年以来,全校共发展专任教师45名(含博士4名,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1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要求各类人才牢记立德树人这个立身之本,鼓励各类人才吸纳优秀在校生参加科研团队、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各类人才参加学生党团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党委组织部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协同”“组织育人”等手段,聚焦育人工作提质培优,深挖育人元素,构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一体化育人体系,组织育人工作创新实效,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打印本页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