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部动态

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科技帮扶团队助力“天府粮仓”更丰盈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0日     作者:新闻网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近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文件(川农发〔2025〕4号),宣布在“天府粮仓·百县千片”高产竞赛中,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攀西特色作物研究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的普格县马铃薯百亩超高产攻关团队,被评为2024年全省粮油百亩超高产攻关先进团队。该团队是四川省薯类和三州民族地区唯一入选对象,并在全省范围内获得通报表扬。

8026966201f8d0bcf35fc1a2611a593b7ba464a428d748a5b8088372997ec5b881aeffe0269177870021f8be1db09

  普格县百亩超高产攻关团队由西昌学院李佩华教授担任首席专家,联合普格县农业农村局、教育科技局,凉山州农科院以及四川农业大学的多学科技术专家,共同开展高原山区紫薯高产攻关。团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

  1.突破适宜高海拔山区的特色优质马铃薯品种:团队选用了西昌学院最新选育的优质马铃薯新品种“西芋7号”,该品种适应高海拔山区环境,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2.创新栽培技术:团队采用“早播早发、减密壮株、严防病虫、肥促化控”的减密壮株强化栽培技术,确保马铃薯达到“壮薯、壮芽、壮苗、壮株”的“四壮”标准。具体措施包括选择生理幼龄50~150克的整薯种薯,进行种薯消毒和散射光催芽,提高种薯发芽质量;适当早播,稀植壮苗,每亩种植2700~3200株。

  3.优化水肥管控技术:团队以构建高山区优质栽培的高产群体为目标,采用“肥促化控,均衡施肥”的肥水一体化管理技术,重施农家底肥,配施生物菌肥,并在晚疫病即将到来前喷施保护性药剂,充分挖掘品种的高产潜力。

  经过省级专家组的实收测产,420亩的百亩超高产攻关片平均亩产达到2826公斤,较去年普格县平均亩产增长88.4%。同时,该技术模式带动了螺吉山镇、花山镇、五道箐镇的千亩片平均亩产达1974.98公斤,增产31.66%,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技术模式通过更新优质品种、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实现了增产增收,具有可复制、易推广的特点,为专用优质马铃薯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样板。

  该团队在普格县马铃薯种植中推行“五个统一”模式,即统一种植品种(西昌学院选育的新品种“西芋7号”)、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构建了良种良法良制配套、农机农艺农牧融合、节水节肥节药、绿色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技术示范体系。这一体系使马铃薯在产量和质量上均取得了显著提升,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

  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科技帮扶团队的成功经验,不仅为四川省马铃薯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高原山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典范。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蜀 ICP 备05008540号 川公网安备 51340102000022号 版权所有(c)西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