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师资队伍

张辉 博士 副教授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7日     作者: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241230084222

  

  张 辉,男,理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化学专业

  西昌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银龄教师/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期从事污染物行为机制及控制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研究成果分别为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合办专业网站(The Arsenic Website Project)、斯坦福大学学术网站(High Wire Press)收录发布。发表在AMBIO(人类环境杂志/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Heavy-Metal Pollution and Arseniasis in Hetao Region, China)于2010 年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 Medline 数据库2004-2009年间同主题成果选评中入选该期间全球最佳10 篇论文。

  与国际著名污染物环境(土壤、水、水沉积物)行为研究领域学者,有着长期的学术并开展了系统协作研究(曾与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环境工程部前主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国际著名湖泊环境研究领域学者Patrick L. Brezonik先生,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权威学术期刊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emosphere、Environmental Pollution副主编、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美国污染物行为研究领域杰出学者William Arnold先生等,就有关湖泊污染演化、水和土壤系统中的污染物行为等问题开展了长期工作协作),并取得了被广泛关注的研究成果

  主要学术成就及专业贡献(摘译自 “ Metropolitan Pollution Research and Method Approach” Biography of Dr. Hui ZHANG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UK):(1)揭示了地表自然固体颗粒(石、矿物)释放金属离子体系条件因素间存在的内在规律;(2)提出了痕量金属在土壤系统中的原生背景含量与后期污染叠加含量区分方法,阐释了其理论依据和具体操作方案;(3)改进和提出了痕量金属生物有效性识别评价的解决方法,并在实验工作基础上给出了操作程序。

  这些工作,给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一系列瓶颈问题认识以及研究方法探索、解决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启示,并对其研究进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主要学术活动及社会专业服务:

  上海交通大学污染物行为化学研究组PI

  美国化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会员

  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 会员

  国际生态经济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cological Economics)会员

  国际医学地学协会(International Medical Geology Association)会员

  美国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Life Sciences-topic of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编委(2020--)

  美国 "Americ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副主编 (2017--)

  美国 "Journal of Waste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编委(2016--)

  美国 "Management Studies" 编委(2015---)

  美国 "Jacob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编委(2014---)

  美国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Research" 编委(2013---)

  美国 "Science Publications" 特约编辑(2011---)

  Environmental Research、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Waste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中国科学、生态学报等多份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审稿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评专家、上海市土壤地下水环境污染研究与治理评审专家、江苏省土壤地下水环境污染研究与治理评审专家、广东省土壤地下水环境污染研究与治理评审专家

  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期间的主要工作

  1. 教学、科研

  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院建立并主讲的课程有:土壤环境学(本科生)、环境战略规划(工程硕士)、环境科学导论(工程硕士)、污染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等;主讲课程计1500余学时;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培养各类学生70余人(其中含3名美国学籍本科生、一名巴基斯坦籍博士后)。

  主持完成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子题、国际协作研究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投资、资助项目十余项; 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完成国家及省部级各类项目三十余项。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140 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计 63 篇(含SCI收录论文48篇);

  编著出版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专业著作及教材计 9 部(含国际顶级学术出版社/ Springer Nature、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等出版机构出版英文专业著作2部)。

  2. 重要国际专业学术活动(列举)

  2009-2010.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工程系访问教授(Visiting Professor of C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007-2009 , 中美国际协作项目中方主持人/2007-2010

  2016. 新材料暨化学工业国际会议共同主席/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Materi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NMCI2016) /Co-Chair (Nov. 19-21, 2016, Sanya)

  附: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近五年的学术成果

  A. 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期间建立并主讲的课程:

  1. 建立及讲授的本科生课程:

  土壤环境学(2004 ---- 2016),使用教材:“土壤环境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018张辉 编著

  2. 建立及讲授的研究生课程:

  (1) 污染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2004 -- 2016),使用教材:“污染生态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张辉 编著

  (2) 环境战略规划(工程硕士/2010 -- 2016

  (3) 环境科学导论(工程硕士/2010 -- 2016

  B. 主持完成的重要项目(列举):

  (1) 湖泊沉积物中痕量金属形态间的转化条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329, 2016-2019;

  (2) 内蒙古河套地区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863001, 1999-2001;

  (3) 地球化学异常信息强化及识别提取/国家十一五攀登计划项目子题/2006BAB01A05-01, 2008-2010;

  (4) 上海淀山湖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演化趋势研究/中美国际合作项目/美方资助/UMN-070604, 2007-2009

  (5) 苏州河底质重金属、PCBs 污染分布及其资源化处置技术研究/中日国际合作项目“上海苏州河底泥资源化技术开发研究”子课题/日方NEDO财团资助/F-04001, 2004-2006.

  C. 近五年专业学术成果(第一作者出版物列举):

  1. 专业著作及教材

  2024, Hui Zhang. Metropolitan Pollution Research and Method Approach.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Newcastle upon Tyne (in press). 

  2020, Hui Zhang. Behaviors of Trace Metals in Environment ---Pollution in Regional and Metropolis Areas.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 Shanghai, pp.364, Print ISBN: 978-7-313-23344-8.

  2019, Hui Zhang. The Behavior of Trace Metals in Environment. 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Pte Ltd., ISBN 978-981-13-3611-9.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81-13-3612-6

  2018, 张辉. 环境土壤学 (张辉编著土壤环境学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pp.296, ISBN 978-7-122-32594-5.

  2.学术论文

  a. 期刊论文

  2020. The migration dynamics and the speciation of arsenic in the Hetao area, Inner Mongolia. Environ Monit Assess 192, 332 (DOI: 10.1007/s10661-020-08327-w, https://doi.org/10.1007/s10661-020-08327-w).

  b. 出席的重要国际会议及论文

  2018.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Fractions of Speciation of Trace Metal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s (AAAS) 2018 Annual Meeting, February 15-19, 2018, Austin, USA.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北工业园区西昌学院(北)

联系电话:0834-2582972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邮箱:zyyhj@xc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