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统战部
              

西昌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来源: 时间:2020年07月27日 点击率:  字体:增大 减小打印 】【 关闭

  2020年7月17日至2020年7月21日,西昌学院知联会一行五人参加了西昌学院党外知识分子“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此次培训安排紧凑、内容丰富,不仅有专题教学、微党课、现场教学等理论教学,而且还有激情教学、体验教学、敬意教学等实践教学。五天的培训,课课精彩、场场感动,我们重走了长征路,重温了红色记忆,灵魂受到震撼,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我们应从中感悟峥嵘岁月,不忘合作初心,继续发扬红色精神。

  一、所学所想

  7月17日,开班仪式在甘孜州泸定桥干部学院举行,并进行了授旗仪式。中共甘孜州委党校八足林青老师作了《红军长征在甘孜藏区的艰难岁月及其历史启示》专题讲座,老师系统全面地讲解了红军长征在甘孜藏区的这段艰难岁月以及甘孜藏区在红军长征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深刻诠释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事业成功的宝贵经验,让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到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领悟到长征精神的内涵。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团结藏汉群众、播撒革命火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史无前例的伟大奇迹,推动中国革命的生死转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彪炳史册的不朽丰碑。我们共同感受到红军长征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甘孜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以及甘孜藏区翻天覆地的变化。

   

授旗仪式                                              军事训练

  

  泸定桥干部学院合影

  7月18日上午,参观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并在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前进行了缅怀先烈仪式,祭奠英烈,敬献花篮,缅怀革命先烈,铭记峥嵘岁月,感悟和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剧表演再一次把我们带到那个炮火硝烟的年代,耳畔一直回响着“一天二百四,拿下泸定城”的口号,红军在前有拦截、后有援兵,还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的情况下,昼夜兼程二百四,夺取天险泸定桥。我们怀着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和感恩之心再次走上铁索桥,即便是今天看到,依然让我们胆战心惊,这样的高度,这样的湍急的河水,一个不小心就没有生还的可能,可我们的战士还要面对枪林弹雨。我们深切感受到红军战士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以及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高尚革命品质。

   

重走泸定桥                                       泸定桥合影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牌

  7月18日下午,我们来到泸定县磨西镇,参观磨西红军长征纪念馆。该纪念馆以史实为依据,分上、中、下三层展厅共计四个单元,馆内除大量丰富的图片、资料、实物外,还增加了仿真雕塑、仿真故事场景等逼真的历史画面,再现当年红一方面军在甘孜的工作、生活情景,再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和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前往毛泽东同志住地旧址(天主教堂)参观学习,实地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经历,切身感受先辈们不惧艰难、投身革命的坚定信念。

  

  磨西红军长征纪念馆

  7月19日上午,在彝族向导的指引下,踏上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时走过的磨岗岭红军小道。崎岖蜿蜒的山间小道,在彼此相互帮助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急行军,到达磨岗岭时,汗水已经湿透了衣衫。当我们穿着红军服,顺着当年革命先烈转战过的小道行进的时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红军长征跋涉的艰难,大家目标明确,一路高歌、不离不弃、互相鼓励、克服困难,最终成功“会师”。在磨岗岭山顶,甘孜州委党校老师给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微党课。遥望险峻高山之间的大渡河,通过现场教学,大家都深切体会到,红军战士当年面对艰难险阻,翻越磨岗岭,成功夺取泸定桥,取得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大家深刻感受到共产主义信仰和信念的力量以及红军无限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磨岗岭红军小道                                   磨岗岭合影

  7月19日下午到达甘孜州州府康定市,学员们首先参观了甘孜州博物馆。通过参观甘孜州生态资源、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红色文化陈列展厅,学员们全面了解了甘孜州的物产资源、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体会了古朴独特而又神秘的康巴文化和那段承载着中华民族命运的伟大长征红色文化,了解了甘孜人民对红军、对共产党的深情厚谊。甘孜藏区人民为支援红军无怨无悔,献出了自己最后一粒青稞、最后一点羊毛,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其革命功绩永载青史。1950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同志做出了“甘孜藏区人民对保存红军尽了最大的责任”的评价。

  7月20日上午,甘孜州委党校高级讲师陶勇为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主题教育——“康巴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融”,老师从文物古迹、民族艺术、红色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等十个方面向我们讲解了康巴文化。并从甘孜藏区解放前后的对比向我们展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能更好地凝魄聚力,才能更好的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主题教育后我们还参观了甘孜州党校党性教育基地。

   

专题讲座                                            廉政教育

  7月20日下午,我们来到宝兴县参观了夹金山干部学院,深入了解“三越夹金山”的历史背景和史实。在教导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夹金山干部学院的校史馆,了解了中央红军长征翻越大雪山的概况。随后到达夹金山干部学院第三分院,开展了唱红歌、颂红诗的激情教学。一曲曲关于红军的歌、一首首关于红军长征的诗诉说着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

   

夹金山干部学院院史馆                                     激情红色之夜

  7月21日上午。夹金山干部学院教官带领我们参观红军井和誓师坪,并做了关于红军三越夹金山的微党课。随后进行了“挑战极限、不胜不休、重越夹金山”的体验教学,学员们克服了最初的高原不适,挑战自己的体能和极限,在最后的努力中最终达到了目的地。在夹金山垭口进行了敬意教学,并为英勇无畏牺牲在夹金山的烈士敬献哈达。

  学员们纷纷感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那些崇山峻岭与陡峭悬崖,大家或许永远不能真正体会曾在影视剧中看过的英雄壮举,永远无法体会红军将士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团结友爱的革命情怀、挑战极限的英雄气概、不胜不休的执着追求。这些品质既是夹金山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

   

微党课                                             重越夹金山体验

   

登顶垭口                               敬献哈达

  二、所思所悟  

  通过此次主题培训活动,那一幅幅记录长征历史的画面,不断冲击视觉,崇敬与震撼之情由眼入心,催人奋进。那一个个关于长征的感人故事,让人不由自主的鼻子发酸、眼含热泪。我们走着、听着……有太多的感动,也有太多的思考。长征路漫漫,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一件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是什么支撑着革命先烈们义无反顾的前进,是什么影响着他们视死如归的无畏,是什么造就了先烈们忠贞崇高的情怀。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红军正因为有始终坚信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始终坚信正义必然取得胜利、始终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坚定理想信念,才会在面对任何艰难困苦时,始终能够保持初心不变、勇往直前。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我们应以培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要在学生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化党史国史教育;要始终做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坚决拥护、贯彻和践行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要始终毫不动摇坚定“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保持始终不渝的执着信仰和坚定不移的理想追求,勇于承担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二)同心同德,履职尽责

  红军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它特有的战争魅力,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无穷尽的精神力量,此次培训我们重温了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携手前进的优良传统,深化了“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行”的使命感。今后的工作生活学习中一定要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弘扬红军长征精神中深化政治思想共识,始终做到与党同心同向同行,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新时代统战成员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自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接受思想洗礼,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素质和修养,将长征精神内化到我们教书育人的平凡工作中,为助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更好担起推动新时代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时代责任。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生为本促学生成才

  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红军长征的岁月中,无不体现着浓浓的为民情怀。长征途中,通过打土豪、分田地等实际行动,真心诚意地帮助沿途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解决实际问题,诠释了军民鱼水情。正因为这种浓浓的为民情怀才会有了彝海边上的歃血为盟,才会涌现出了硗碛藏乡的马登洪等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一个口号,更是一份誓言。

  作为一名高校党外教师应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遵循“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牢牢树立“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加强“三全育人”机制建设,多到学生中去看看、听听,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愿;我们的眼中要多一缕炊烟,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我们的心中要多一份牵挂,多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到对每一位学生的关爱,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西昌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2020年7月23日

上一篇:
下一篇: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蜀ICP备05008540号 川公网安备51340102000022号 版权所有(c)西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