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CE 1939
动物科学学院院情总览
根深叶茂 继往开来
——团结奋进的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一、历史沿革
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学院肇始于1939年抗战时期北洋工学院内迁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所设立的畜牧科。
动科学院是西昌学院2003年合并升本后首批设置本科专业的学院之一,在学校升本以前,先后开办了兽医(1978年)、畜牧(1985年)、畜牧兽医(1990年)、养殖(1990年)、水产养殖技术(1998年)、饲料与动物营养(2000年)、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2001年)、药品生产与营销(2002年)等专科专业;学校升本以后,先后开办了动物医学(2003年)、动物科学(2004年)、水产养殖学(2005年)、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2006年)、生物科学(2011年由学校当时的轻化工工程学院调入,2022年调入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2013年设置,2017年调入新设立的资源与环境学院)、动物药学(2014年)、制药工程(2016年)、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2024)。从2005年开始,专科专业中学院仅保留畜牧兽医专业,其余专科专业停止招生。
近10年来,学院坚持内涵发展,根据社会需求和学院发展战略要求,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动物药学停止招生,现招生专业有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制药工程、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学生数1774人。
多年办学中,动科学院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秉承“育人本位、社会本位、学生本位”的办学理念,坚持“办学方向—瞄准市场、开设专业—跟踪市场、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的办学宗旨,形成了“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校企对接、产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四得”应用型人才。
学院党委立项为学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被评为四川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凉山州先进基层党组织,教师党支部被四川省教育工委命名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学院党委2020年、2021年均被学校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学院被学校评为安全维稳工作先进集体、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关工委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被学校评为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
二、师资队伍
要培养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师资队伍是保障。动科学院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打造教学师资团队,已建成基础生物实验教学团队、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团队2个四川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现有教师76人,其中高职称教师40人,天府学者特聘专家1人,特聘银龄教师2人,博士教师44人,博士教师占比近60%,硕博教师比例达95.41%;师资队伍中,现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物生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1人,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3人,兼职硕士生导师7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四川省十大杰出兽医1人,四川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专家、科技下乡万里行活动专家、凉山州相关县市科技特派员20人。同时,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外聘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高职称技术人员18人。
三、教学资源
教学质量的提升,优质教学资源是基础。动科学院十分注重教学资源的建设,现建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改革试点项目、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共青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等25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西昌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40余项。
动科学院建设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注重产教融合是动科学院办学的特色,学院先后与通威股份、大北农集团、新希望六和股份、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等15家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协议,共建教学、科研平台,设立“通威班”“大北农班”“新希望班”“铁骑力士班”“好医生班”“厚全班”等订单人才培养班。
近5年来,动科学院先后立项有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民委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四川省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项目等15项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动科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0年以来,先后获得四川省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动科学院获得的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奖
三、科学研究
动科学院建设有“攀西动物疫病检测与防控实验室”“四川地方特色山羊实验室”“四川高原湿地生态与环保应用技术实验室”等3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凉山生态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凉山黑绵羊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江上游名特鱼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校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攀西动物医院(西昌学院教学动物医院),1个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学院建成了“凉山动物营养与健康养殖科技创新团队”“凉山动物疾病防治科技创新团队”“凉山彝药资源开发及利用科技创新团队”3个校级科研团队。
近5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厅局级课题50余项、学校和州市科研课题70余项,科研到账经费累计超过3000万元;获各级科技进步奖15项;获国家专利46项;出版教材和专著3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收录100余篇。
四、人才培养
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积极营造学生成才的氛围和条件,在促进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每学期均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
学院成立有动物科学技术协会、观赏鱼养殖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3个学生社团。动物科学技术协会曾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创造社团”。
近5年来,学生立项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20余项,各级课外科研项目60余项;获得全国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挑战者杯”“互联网+”“生命之星”等省级及以上竞赛奖47项。2020级动物科学专业1班在2021年被中国青年报社评选为“活力团总支”。2022年学院2020级动物科学1班评为西昌学院十佳班级、2019级动物医学1班评为西昌学院十佳班级提名奖。
多年来,动科学子由于综合素质高,社会需求量大,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0%以上;多年来,动科学院毕业本科学生考研录取数均位于学校首位,2024年有110人毕业生分别考取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
四、学科专业
动科学院现有畜牧学、兽医学、水产养殖学、化工与制药类4大学科,其中畜牧学学科为学校重点学科,兽医学为学校加快建设学科。学院先后设置有9个本科专业,现招生专业有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制药工程、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
动物医学专业(2003年开办,理科,本科,学制:四年)
特色与优势: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改革试点专业、四川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办学历史长、积淀厚、成果多;注重校企合作,与行业共建,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过硬的操作技能。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动物保健、疾病预防和诊疗等核心能力及畜禽疾病防治、宠物疾病诊疗与护理、兽医执法等基本技能,主要从事动物保健与疾病防控、小动物护理与疾病诊疗、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检验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当前,动物医学研究范围已不再局限于畜牧业,而是已经扩展到了公共卫生事业、社会预防医学、伴侣动物及观赏动物医疗保健及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医药工业等诸多领域。因此,动物医学专业的市场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
动物科学专业(2004年开办,理科,本科,学制:四年)
特色与优势: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四川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学科整体实力强,注重产教融合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是该专业的特色。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动物良种繁育与生产、饲料生产与质量检验等核心能力及动物健康养殖、养殖场规划设计及环境保护等技能,主要从事动物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饲料生产与质量检测、畜牧业规划设计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动物科学专业的基本任务是为人类提供质优量多的动物产品。就业领域已从传统的畜牧业扩展到了珍禽异兽、伴侣动物、观赏动物等多个领域。当前,国内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对动物科学人才的需求较为旺盛,尤其是在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对高素质动物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局面。
水产养殖学专业(2006年开办,理科,本科,学制:四年)
特色与优势:学校传统特色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教学资源和条件厚实,重视实践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一直是该专业的传统。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水生动植物增养殖、病害防治等核心能力及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观赏水生动植物生产和水域环境保护及监测等技能,主要从事水生动植物增养殖与疾病防控、饲料生产与质量检测、水域规划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中国水产已经形成一条从种苗、养殖、饲料、流通加工、冷链物流等一体化的完备产业链,中国80%的水产品来自养殖,世界养殖水产品60%来自中国。近年来,全国水产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渔业重点省的优势养殖区域和主导养殖品种正在逐步形成;水产养殖产品价格上升,比较效益进一步凸显。由于我国开设水产养殖的高校较少,每年毕业学生数量少,而行业需求量大,从而为该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制药工程专业(2016年开办,工科,本科,学制:四年)
特色与优势:本专业是我校为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开办的新专业之一,办学实力较强,办学条件好,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与行业的契合和共建是该专业的办学特色。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医药产品的生产、工程设计、新药的研制与开发等核心能力及基本技能,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生物药)的开发、合成与工艺研究、营销、经营管理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医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竞争的焦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医药工业视为国家强盛的一个象征。新药的不断发现和治疗方法的巨大进步,促使医药工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加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十分重视医疗保健,这些都促使了懂制药工程技术技能的高级应用型的需求量剧增。
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2024年开办,理科,本科,学制:四年)
特色与优势:该专业是立足国家现代畜牧业发展急需的“新农科”专业,是我国为了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于2021年新开办的“新农科”专业,目前全国仅有15所高校开设。师资力量和学科整体实力教强,注重产教融合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是该专业的特色。
培养目标:半专业立足国家现代畜牧产业发展需要,服务新时代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掌握动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掌握智慧牧场设计与管理、畜牧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畜牧场环境控制技术、智能畜牧装备、农业物联网等专业知识,具备畜牧生产、畜牧智能装备和管理软件等开发与应用的基本能力,有深厚爱农情怀,开拓创新,主要在智慧畜牧企业、相关事业与科研部门从事畜牧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和产品研发与推广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当前,我国畜牧业已经迈进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要特点的畜牧业4.0时代,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支撑,传统的动物生产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已难以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需求。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领域,就业方向多元。
首先,智能畜牧设备研发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智能畜牧设备包括智能喂养系统、智能环境控制系统、智能养殖设备等,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等技术,实现对养殖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调控,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在这一领域,就业者需要具备机械设计、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智能养殖管理系统设计是另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智能养殖管理系统是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养殖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的系统。通过智能养殖管理系统,养殖户可以实时了解养殖环境、动物健康状况等信息,从而做出科学决策,提高养殖效益。在这一领域,就业者需要具备信息技术、数据库管理、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也是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就业方向。随着智慧牧业的发展,大量的数据被采集和存储起来,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可以帮助养殖户快速、准确地了解养殖过程中的问题和趋势,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在这一领域,就业者需要具备数据分析、模型建立、决策支持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面向未来,动科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践行高等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推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助力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数据更新于202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