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01月22日 作者:动物科学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生物学(0710)学科考研方向有: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
071001 植物学
专业介绍
植物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研究植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发生、遗传、进化等。目的在于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植物资源,让植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纤维、药物、建筑材料等。随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把对植物的知识系统化,并且记录下来成为植物学。以后,进一步注意到它们的结构、化学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和繁殖方式。而且自从人类懂得了栽培植物,研究内容更包括了其营养生长和繁殖,以及选育良种和对病虫害的处理。
推荐院校
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大学 、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西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
就业前景
毕业研究生可以从事科研、技术开发、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毕业研究生质量普遍反映好。
主要去向:1、城市园林2、城市景观3、林业部门4、检疫部5、高校任教
071002 动物学
专业介绍
动物学是揭示动物生存和发展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它研究动物的种类组成、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发育与遗传、分类、分布移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它有关的生命活动的特征和规律。
推荐院校
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内蒙古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南昌大学、河北大学、贵州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沈阳师 范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扬州大学等。
就业前景
20世纪以来,由于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研究手段的不断改进,促成了动物学的飞跃。当今的动物学,已由过去的观察描述阶段,上升到了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高峰。
动物学与其他生物科学、医学、兽医学、农业、畜牧业以及人类生产和环境保护都有着密切联系。今日的动物学实际上已发展成为内容十分全面的动物科学。它以整个生物学的普遍规律为基础,不仅研究以动物为内容的学术和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还以此来阐明广泛的生物学活动,因而它已成为开拓人类未来的重要手段。
动物学毕业的学生可以瞄准一些畜牧兽医站、养殖场和相关单位等等,当然同样要受到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的挑战。此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相对而言比较宽泛一些,主要分为三大类:
1、第一类中科院动物所;全国各自然保护区;各地林业局;海关动物检疫局;留校做讲师
2、第二类环保局;兽医站(或动物园兽医);林业公安;中学生物教师。
3、第三类中小学生物教师;个体宠物店主。
071003 生理学
专业介绍
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生理学是研究活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活机体包括最简单的微生物到最复杂的人体。
推荐院校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医科大学、青岛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延边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
就业前景
中国生理学的发展是迅速稳固的,主要表现在:首先,生理学研究成果明显增多,而且质量颇高,其中消化生理和神经生理的某些课题研究在国际上也是先进的。其次,国内生理学教学中已基本普及了实验课,并在条件好的学校建立了教学科研体系。21世纪是生理学发展时期,要求从业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工作经验,在人才的需求量上也在进一步扩大。该专业毕业后能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医学实验的分析、设计方法和操作技术;具有基础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熟悉基础医学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并了解临床医学的新进展和新成就;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能用一门外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从而加深自身的潜在能力。
071004 水生生物学
专业介绍
研究水生生物的种类、组成、演替、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
水生生物学早期以研究水生生物的形态、分类和自然生态为主;其后由于个体生态和种群生态研究的开展,生理学、生物化学概念和方法的引入,特别是1935年,英国科学家A.G.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概念以后,水生生物学也有了较完整的“水生态系统”概念。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水体生产力发展和改造的要求,加上现代科学新成就、新技术的采用,水生生物学已发展为综合性学科。它主要研究水生生物在水体中的分布特征,水生生物对于水层生活和水体底部生活的适应,水生生物与溶解于水中的盐类、有机质、气体(主要是O2和CO2)以及水的酸碱度的相互关系,温度在水生生物生活中的作用,水生生物和光的关系,水生生物和食物的关系,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以及水体生产力的基本概念等。70年代以来又加强了水生生物代谢能力和生长规律、水质的生物监测以及污水处理装置和供水装置中生物活性的研究等。
水生生物学属于生态学范畴,与湖沼学、海洋科学、渔业经济以及水环境保护等学科均有密切关系。
水生生物学的研究结果和积累的资料,为上述学科提供了科学依据,而这些学科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和研究方法,也促进了水生生物学的进步。
推荐院校
暨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
就业前景
随着观光旅游业的发展,观赏水族逐步成为宾馆、酒家、大中企业(产品陈列室、接待室)和居家装潢所首选的设施。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已建海洋水族馆、大洋海底世界、希迪垂钓中心等水族馆,由于它适合于城市产业,专家预测,到2010年,沿海大城市水族产业的产值将超过传统水产养殖业的产值。该专业同样关系到渔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和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其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主要到水生生物教育、水产科研和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海洋渔业生产管理、淡水渔业生产管理、渔业涉外技术服务、远洋渔业开发、水产品贸易、渔业行政管理以及教育、科研等广泛领域就业。
071005 微生物学
专业介绍
微生物学专业是生物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应用的科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
推荐院校
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四川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西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 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吉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扬州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内蒙古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南昌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等。
就业前景
微生物学专业就业前景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1)机遇:学科发展,微生物产业将会进一步崛起,就业机会增多。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以微生物基因组学为中心,以维护人类健康为首要任务的微生物学将在21世纪通过与其他学科实现更广泛的交叉融合实现新的发展,微生物产业将会进一步崛起,相应的为微生物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挑战:用人单位对此专业的人才要求条件普遍偏高,造成部分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生物科学专业的科技含量要求较高,好的科研、企业单位是理想的择业对象,可是其要求自然也比较高。随着社会对生物科学行业需求的增加,国家对本专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尤其对这个专业的教学工作者有更高要求,科技的进步更新是很快的,教育工作者也存在更新的趋势,这对毕业求职者来说也是很好的机会,所以在学习期间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071006 神经生物学
专业介绍
神经生物学是近四分之一世纪迅速崛起的一门对脑和神经工作方式和原理进行综合研究的多学科交叉的、多元的新兴科学,是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领头学科,是其它基础医学课程的重要补充及高层次的应用,因而在基础医学教育中起着学科融合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课程。
由于神经生物学是对神经系统的生、老、病、死规律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因而教学内容体系强调从基础研究到高级整合;从分子结构到整体行为;从理论探讨到实验验证,循序渐进。同时,神经生物学发展迅速,新的理论不断产生,在教学过程中,跟随神经生物学的发展步伐,不断将最新进展引进课堂。
推荐院校
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岛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
就业前景
由于生物学在我国开展较晚,起步较慢,各种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不完善,相关生物公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因此,生物学相对其他学科就业前景并不太乐观。要求从业者具备大量的技能、知识和工作经验。许多职业要求从业者具备超过五年的工作经验。例如,要成为一名医生专家,在完成四年的大学课程之后,还须经过五至七年的专科学习与实习,方能从业。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从事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人才将倍受用人单位的器重。事实上,该专业从20世纪末已开始预热,21世纪初火热的程度可能不及其他热门专业,但随后它将以令人惊讶的速度火热起来,并将占据科研前沿的位置。
就业方向:
可到学校或学院从事教学工作或教学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生物科学、生物检测、科研机构、医学院、大型医药企业搞研究等方面工作。
071007 遗传学
专业介绍
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基因及它们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的科学分支。其研究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及其表现的规律;探索遗传变异的原因、物质基础及其内在规律;指导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改良,提高医学水平,为人民谋福利。
推荐院校
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中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西南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温州医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就业前景
遗传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又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是以基因为中心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规律的科学,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内十分活跃的带头学科。
目前,它的分支几乎已经扩展到了生物学的每一个领域,成为生物科学的中心了。遗传学是生物科学的核心,这提供了一个框架,使生命的多样性及其过程在其中被理解为一个理性的统一体。其研究方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前沿性和适应性,我国科研和经济建设对遗传学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大。主要到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遗传学相关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及其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
071008 发育生物学
专业介绍
发育生物学(071008)隶属于生物学一级学科,是由实验胚胎学发展起来的,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个体发育机制的学科。
推荐院校
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云南大学等。
就业前景
(一)新兴学科,就业前景可观
生物科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边沿学科,是社会科技发展的产物。作为重要的基础生命学科之一,发育生物学也成为了近年来世界上生命科学最活跃和最激动人心的研究领域。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迄今,生物学领域的重大进展都与发育生物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就是发育生物学的进展。该学科的应用前景广阔,对解决人口、健康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生物资源利用等问题都有着重要作用。国家、社会对这个专业是有需求的,也很重视,从这个发展趋势来看,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很可观的。
(二)发展机会不断增加,客观分析就业因素
生物科学专业是一个处在上升过程中的专业,发展机会会不断增加。在择业过程中,发育生物学专业毕业生也需认识到,地域差异始终是就业难易的一个客观限制条件,发达的大城市发展这个产业的基础和需要,是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对于就业来说自然是较好的选择。边远、中小城市则处在起步或萌芽的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发展。除此以外,还要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来选择职业。
(三)教学工作机会加大
随着社会对生物科学行业需求的增加,国家对发育生物学专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对这个专业的教学自然要有更高要求,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增设这个专业,对专业教育工作者的需求自然会增加。而且,科技的进步更新是很快的,教育工作者也存在更新的趋势,这对毕业求职者来说也是很好的机会。
(四)专业性强,科技含量高,优势明显
生物科学专业的科技含量要求较高,故而对学习者的能力要求也就高,因此对于具备较强科研能力或专业知识储备的研究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专业知识、能力过硬才是找到合适工作的最重要的条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的锻炼、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也是增强竞争优势的方法。
就业方向:
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以到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071009 细胞生物学
专业介绍
细胞生物学是一级学科生物学下设的二级学。该学科是在19世纪细胞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其研究对象是细胞,而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所谓生命实质上就是细胞属性的反映。细胞生物学作为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是从细胞整体、超微和分子水平上研究海洋生物的细胞结构、生命活动规律及相关开发应用的学科。随着现代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的交叉汇合,各个学科都要到细胞中去探索各自研究领域的生命机理,从而使细胞生物学在现代生物科学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目前已设立细胞工程、细胞分化、细胞毒理和细胞遗传四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已具备研究生培养的实验室及仪器设备条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总体研究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领域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处于生命科学核心地位的细胞生物学正在蓬勃发展,它的快速发展必将不断地把生命科学推向更高的新水平。
推荐院校
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 学、辽宁师范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
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该专业可在与生物技术直接相关的医药、食品、农林类科研单位、高新技术企业、院校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管理工作。该专业出国是个比较好的选择,在中国一般从事制药业,如果专业知识很强又有门路的话可进政府机关或研究机构。
生物专业的都不好就业,毕竟是纯理论的,如果你想今后做研究出国,这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这行竞争压力很大,要出国的话学历不仅要高,发的文章也要好,而且国家对纯生物的基础研究支持少,多数是应用的支持的多,而国外不尽然了。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专业介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属于生物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分子生物学是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为中心,以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基础,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和最活跃的学科。
推荐院校
北京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大连医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汕头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南大学
就业前景
(1)毕业生能胜任理、工、农、医、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管理以及教学研究工作。
(2)学生毕业后适宜到化学、药学、医疗、生化制药、生物工程、无机新材料、化工、轻工、能源等行业,以及厂矿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
(3)分子生物学是现在比较热门的专业,也是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可以从事像免疫学,病理学,遗传学等大部分基础医学方面的研究。
071011 生物物理学
专业介绍
生物物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是应用物理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生物各层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命活动的物理、物理化学过程,和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表现的物理特性的生物学分支学科。生物物理学旨在阐明生物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有关物质、能量与信息的运动规律。
物理学和生物学在两方面有联系:一方面,生物为物理提供了具有物理性质的生物系统,另一方面,物理为生物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工具。
推荐院校
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郑州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内蒙古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
就业前景
生物物理学专业性较强,它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较多,并且实用性较强,因此生物物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较广。此外,生物物理学专业人员还可以从事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工作。
对于想进入科研单位和致力于研发工作的来说,学习期间的任务较重,不但要求学习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掌握全面、熟练的实验技能,并注意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设计实验的能力。而对于计划进入高校任教的来说,还应当注意理论知识的积累。对于有志于从事试验工作的来说,最重要的则是熟练掌握实验技能。
就业方向:
从事生物物理研究的研究生毕业后主要有三个就业方向:进入研究单位从事科研研究、到高校任教或者进入企业成为研发或试验人员。
071012 生态学
专业介绍
生态学原本是研究生物界动态平衡的过程、机制和制约条件,以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属于生物系的一个学科。随着本世纪70年代以来,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呼声越来越高,生态学更注重研究动物、植物、生态系统的环境协调性。生态学逐渐发展成为生物学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学科。
推荐院校
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云南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山西大学、南开大学等。
就业前景
生态学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与人类、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的前沿学科,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在21世纪的科技、工业、社会、自然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态学着重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特别是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预下的各种运行机制及变化规律。现代生态学注重解决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重大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众多生态问题。生态学在世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进一步展示了生态学专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本专业学生主要到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环保、城市规划、园林、农林、水利、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工作;还可以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或到政府机构从事生态监测和动物保护工作。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