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语言文化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生活 > 学院新闻

四川师范大学顾尔伙博士应邀为我院师生开展线上讲座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5日     作者:彝语言文化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四川师范大学顾尔伙博士应邀为我院师生开展线上讲座

  20221025晚上18:30,由西昌学院科技处、彝语言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西昌学院课程建设年系列学术讲座”第场在腾讯会议(会议号:833969128)成功举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顾尔伙博士应邀作了题为《活”的教育与教育学的“活”——以彝族“克智”为个案》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彝语言文化学院院长阿牛木支教授主持。彝语言文化学近200名师生在线上聆听了讲座,同时20级语文教育(一类模式)、2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彝加)等班级组织全班同学按疫情防控要求在教室里集中收看了讲座。

图片1

图片2

  讲座开始,顾尔博士通过提问式的学术讨论引发大家思考后,围绕什么是论辩、世界上有几大论辩体系以及“克智”是如何起源、发生、传承和发展等问题,对“克智”历史演进与现象传承、“克智”论辩中的教育发生和“克智”的教育意义都作了详尽的论述与阐发。 顾尔博士认为,论辩是人类教育文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更是知识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论辩学的学术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实质上也促进了哲学、教育学、宗教学等各门学科的发展,也提升了人们的思维能力。“克智”作为彝族民间的口头论辩,是一种充满了诗性的灵动的民间智慧,与我国古代的“辩士”、与古代印度人和古希腊人对“论辩”的理解,以及今人所论及的论辩,有许多相似性。但由于“克智”始终植根于山地口头社会,“克智”能手始终来自民间,“克智”活动始终与彝族山民们的仪式生活融为一体,这种极富民族特性与地方色彩的口头论辩,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和鲜明的民族性格,在我国多民族的口头传承中独树一帜。 

  讲座以“克智”为个案,从教育学视角着重探讨了“论辩中的教育发生”这一关系到“论辩——思考”之间关系。顾尔博士指出,“克智”的过程既是一个“心智博弈”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教育”的过程。通过对这一种“活的教育”的田野研究,可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学校教育的变革和教育学本土化建设。教育在“克智”中生发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传授知识、发展思维、学习历史、培育人文的过程。基于“克智”中教育学思维及其教育意义的揭示,可以构建一种“克智”中的心智发展模式。在讲座中,顾尔博士不时与同学们进行积极的互动,回答了同学们所提出的相关问题。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在线上留言表示感谢。

图片3

图片4

图片5

  最后,主持人阿牛木支教授对顾尔博士的讲座作了点评。他表示,这场讲座准备得很充分,内容很丰富,见解很独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学术命题和概念,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启发。一番简要的总结评议不足以高度概括这场精彩的讲座。从论辩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探讨彝族克智这方面来讲,应该说是具有前沿性的研究。对于构建完善克智诗学,乃至让彝族诗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走向科学化、体系化都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听完讲座后,希望同学们从学理性、学术性和专业性的角度,进一步领会其中深刻的内涵和核心的要义,并能够学到一些学科知识和理论方法。

  

  

                                             文/图: 吉洛打则

                                             校稿:阿牛木支

审核:杨春晨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西昌市海滨中路24号西昌学院(南)

联系电话:0834-3958508

邮箱:yyywh@xcc.edu.cn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传真:0834-3958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