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语言文化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师范专业认证 > 工作动态

凉山文联编审吉则利布应邀为我院师生作彝汉双语讲座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1日     作者:彝语言文化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凉山文联编审吉则利布应邀为我院师生作彝汉双语讲座

  5月18日晚上,“西昌学院课程建设年系列学术讲座”继续开讲,我院特邀凉山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吉则利布编审在西昌学院南校区学术报告厅作题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毕阿史拉则传说”的人文价值》的学术讲座。彝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孙正华、副院长阿牛木支同学院部分师生一起聆听了讲座。

图片1

图片2

  讲座伊始,主持人彝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孙正华隆重介绍莅临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吉则利布编审。作为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凉山州非遗专家组成员、西昌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协会员、四川省民协常务理事,利布编审还兼任《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四川民间故事卷·神话卷·歌谣卷》编委、《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四川省彝族长诗卷》副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四川彝族克智(谚语)卷》名誉主编,出版过《凉山彝族克智精粹》《凉山彝族机智人物故事选》等多部民间文学作品,先后获得过中国民间文学作品“山花奖”、四川省文联原创优秀作品奖、四川省民间文学编辑奖、巴蜀文艺奖、凉山州山鹰文学创作奖等。

  由凉山州金阳县申报的民间文学“毕阿史拉则传说”于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如何让“毕阿史拉则传说”的人文价值,在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以及开展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等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呢?利布编审认为,作为凉山彝族民间传说中资历最高、法力最大、威望最高的著名的大毕摩,毕阿史阿则在创制彝族文字,整理规范、增补、编纂彝文宗教经典,传播毕摩文化等方面都有巨大成就。讲好毕阿史拉则故事、传承毕阿史拉则精神,并不断赋予其时代内涵,一定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健康发展。

图片3

  讲座中,利布编审主要介绍了由他搜集整理的100多篇有关毕阿史拉则的传说故事,涉及了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历法、医学、民风民俗等各方面,反映出彝族先民认识境界的另一个高度。他还从毕阿苏拉则对待生命、与人和睦共处、与自然和谐共存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倡导方面,用彝汉双语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地讲解了在川滇黔彝族民间广为流传的毕阿史拉则的传说故事里面告诉人们聚合、团结的作用,认为相同事物的团结与聚合,其力量是无穷的。此外,毕阿史拉则的传说中还有许多文学性很强的,语言精美、韵律整齐、含义深刻的诗。这些生动、形象、优美的传说及寓意丰富的经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

图片4

图片5

  最后,孙正华院长向吉则利布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并对利布老师扎根民间的田野工作精神和乐此不疲潜心学问的态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和借鉴这种学术研究的治学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精神。并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勉励同学们要多阅读经典、循序渐进学习,增强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坚定文化自信,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为民族、为国家、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乃至为人类生活的和美共生绽放青春力量。

  图/文:吉洛打则

  审核:孙正华

  彝语言文化学院

  2022年5月20日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西昌市海滨中路24号西昌学院(南)

联系电话:0834-3958508

邮箱:yyywh@xcc.edu.cn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传真:0834-3958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