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欣赏凉山

欣赏凉山


来源: 时间:19-06-01 00:01:04 点击率:

位置境域    

    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东北分别与宜宾、乐山两市接壤,北连雅安、甘孜两地区,南与攀枝花市毗邻,东、南、西还与云南省相连接,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

    口473.04万人,境内有汉、彝、藏、蒙古、纳西等10多个世居民族。全州辖116县,其中木里为藏族自治县。

    西昌市位于成昆铁路中段,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平均气温l7可同春城昆明(平均气温14)媲美,享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

地形地貌   

    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有海拔最高为5958米的木里县恰朗多吉峰,最低的雷波县大岩洞金沙江谷底305米,相对高差为5653米。 高差悬殊,不仅构成了特殊的地貌景观,也形成了中国罕见的亚热带干热河谷稀树草原景观。州内构造地貌发育充分,断裂带纵横交错,断块山、断陷盆地、断裂谷众多。断陷盆地内分布着河流冲积平原、洪积扇、丘陵、台地等,盆周为断块山,盆底与山顶相对高差可达1000米。盆周白山冰川地貌保存完好,发育典型,盆地内部冰川谷和岗垄地貌形态在垂直方向呈层状分布,既有多级剥夷面、多级阶地(如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等宽谷河段可见到46级阶地),也存在层状喀斯特溶洞(如雷波马湖溶洞、西昌仙人洞等

气候环境   

    分明,冬半年日照充足,少雨干暖;夏半年云雨较多,气候凉爽。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均气温1617。如开展旅游活动,无淡旺季之分。

    理环境复杂多变,气候的垂直、水平差异很明显,往往山头白雪皑皑,山下绿草茵茵,可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以大小相岭和黄茅埂为界,具有着南干北湿、东润西燥、低热高凉的特点。日照量自北向南递增,北部山地年日照时数约在16001800小时,而中南部达到24002600小时。与我国同纬度及其邻近地区相比,这是湘、赣、浙南、闽北等地区全年日照时数的1.21.5倍;是黔西地区的1.62.1倍;是四川盆地的1.62.8倍。在中国北纬30o以南地区,除西藏和云南元谋之外,这里的日照时数是最多的,所以开展冬季阳光沐浴度假旅游具有优越条件,是国内开展阳光度假的最佳地之一。

   河流水能总蕴藏量高达3000多万千瓦,占全省20%以上,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在凉山州境内可建100--1000万千瓦大型电站8座,规划装机容量高达2500万千瓦以上折叠

自然资源

 山各门类生物资源6000余种,其中,植物类4000余种,动物类1200余种,微生物类近千种。尤以木本和草本植物资源占优势。森林面积3000余万亩,占全省的30%草地面积3000多万亩,而且牧草产量高、草质优,仅草本类优良饲料就有上百种。野生植物资源名目繁多,仅中草药类就达2500余种,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有甘蔗适种地30多万亩,平均亩产达5吨以上,最高可达10吨以上,比国内单产的福建省高2%,含糖量比四川内江老产区高3%。州西南部具有种植烤烟的良好气候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茅,国家烟草专家称凉山优质烟叶,可与世界最好的津巴布韦烟叶媲美。蚕茧一年可养四季,蚕茧个大质优,茧丝洁白,弹性好,单粒丝长1200米。各类蔬菜具有早、优、高、稀、特的优势。石榴、苹果、脐橙、枇杷、桂圆、核桃、葡萄、花卉、花椒等都具有质量好、产量高、发展潜力大等优势。折叠

    地处著名的攀西裂谷成矿带,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聚宝盆,被誉为中国乌拉尔。境内矿产资源十分富集,具有品位高,埋藏浅,采取条件好,综合利用价值高的特点。截至2011年,已探明矿种84种,有相当储量的达60种,其中大型、特大型矿床30处,中型矿床63处。主要矿种中,钒钛磁铁矿保有储量13.73亿吨;富铁矿4985.8万吨,居全省第二位;轻稀土氧化物总量103.06万吨,居全省第一位,中国第二位;铜、铅、锌、锡(金属量)485.07万吨,居四川省第一位,在大西南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另外,贵金属、盐、磷、白云石、硅石等金属、非金属矿种也有相当储量。

区域经济   

   14全州实现GDP 1314.30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30亿元,增长4.5%,贡献率为9.3%,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93.39亿元,增长10.6%,贡献率为69.1%,拉动经济增长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67.61亿元,增长6.7%,贡献率为21.6%,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

     14年,凉山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47.35亿元,全省第8位,占GDP的比重为56.9%,比2013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同比增长10.0%。对全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2%,其中:一、二、三产业非公有制增加值分别增长4.5%11.8%7.6%,对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76.7%18.5%,各拉动非公有制经济增长0.5个、7.7个和1.8个百分点。

0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

关闭

北校区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安宁镇马坪坝学府路1号 | 邮编:610013 | 电话:0834-2580001

南校区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海滨中路24号 | 邮编:610103 | 电话:0834-258000

蜀 ICP 备05008540号 Copyright 2003-2016 西昌学院 建议使用IE8.0,1024*860以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