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协同创新 > 竞赛通告

互联网+


来源: 时间:19-07-08 03:01:34 点击率:

  西昌学院2019“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工作方案

  

  一、活动主题

  红色筑梦点亮人生 青春领航振兴中华

  二、活动时间

      2019年7-8

  活动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持续推动形成延安一把火,全国一片红的发展态势,弘扬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立足红色传承、立足实际需求、立足强国建设,组织大学生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接受思想洗礼,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用创新创业的生动实践汇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四、参与对象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可自主报名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团队。与乡村振兴、扶贫脱贫相关的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活动。扶贫创业项目团队。依托自身优势专业,组织开展的精准扶贫优质项目团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五、参赛要求

  1.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要在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2.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已获投资(或收入)1000 万元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决赛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4.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5.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项目,不可报名参加。

  六、参赛组别和对象

  参加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商业组。

  1. 公益组。参赛项目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者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 5 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 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师生共创的公益项目,若符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要求,可以参加该组。

  2. 商业组。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 5 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 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司的项目均可参赛。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 1/3。如已注册成立机构或公司,学生须为法人代表。

  (3)师生共创的商业组项目不能报名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七、赛程安排

  大赛采用校赛、省赛两级赛制。具体安排如下:

  1.参赛报名(2019年8月之前):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

  2.校级初赛(2019年8月上旬):组织专家对本校报名的项目进行评审,并按要求推荐参加省赛。

  3.省级复赛(2019年8月中旬)。8月中旬,大赛组委会参照全国总决赛评审规则,利用赛事评审专用平台以网络评审方式分组进行省级复赛。

  4.省级决赛(2019年8月下旬)。省级决赛定于8月26日-27日在成都理工大学举行,现场答辩团队展示时间和答辩时间参照国赛标准。

  八、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组,专题开展实践活动,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统筹资源、加强保障。主动协调当地扶贫办和扶贫组织,整合多方资源,要制定保障措施,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集中启动、媒体传播,线上线下共同发力,认真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提升活动的社会影响力。教育厅拟拍摄专题纪录片,全面展示高校青年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生动实践和良好精神风貌。

  

  

  附件: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系统作品提交最低数量

  二级学院

  学生人数

  系统作品提交最低数量

  

  动物科学学院

  940

  28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1119

  34

  教师教育学院

  755

  23

  经济管理学院

  2317

  70

  理学院

  1006

  30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745

  22

  农业科学学院

  1247

  37

  体育学院

  1371

  41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1505

  45

  外语学院

  1269

  38

  文化传媒学院

  1409

  42

  信息技术学院

  871

  26

  彝语言文化学院

  1405

  42

  艺术学院

  1505

  45

  资源与环境学院

  508

  15

  合计

  17972

  539

0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

关闭

北校区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安宁镇马坪坝学府路1号 | 邮编:610013 | 电话:0834-2580001

南校区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海滨中路24号 | 邮编:610103 | 电话:0834-258000

蜀 ICP 备05008540号 Copyright 2003-2016 西昌学院 建议使用IE8.0,1024*860以上浏览